深莞惠共建试验区 选址定哪里?

江门资讯助手1 2018-04-24 08:42: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深圳市研究争取将中深惠城际铁路和深惠汕城际铁路纳入正在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而前天,深莞惠共建试验区重磅消息出来后,三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东莞黄江已达成与深圳光明新区共建产业园区的意向,创造100亿元的产值,带动周边产业的集聚。惠州也表示,早日打通快速通道直达深圳莲塘口岸。

 深圳市研究争取将中深惠城际铁路和深惠汕城际铁路纳入正在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而前天,深莞惠共建试验区重磅消息出来后,三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东莞黄江已达成与深圳光明新区共建产业园区的意向,创造100亿元的产值,带动周边产业的集聚。惠州也表示,早日打通快速通道直达深圳莲塘口岸。

    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做法

    深莞惠三市渊源颇深,其形成的经济圈再爆出重磅消息:在深莞惠经济圈(3+2,即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合作机制上,将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这一消息是在4月21日的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上透露的。

会议提出,为进一步促进深莞惠三地协同发展,助推珠三角打造高级城市群,在深莞惠经济圈(3+2)合作机制上,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存量归当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协商基础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接下来,深圳、东莞、惠州将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明确试验区选址、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等因素。

“三城实力并不是特别悬殊”

上述试验区建议来源于《珠三角(深圳)优化发展工作现场办公会纪要》。珠三角(深圳)优化发展工作现场办公会于2017年2月17日召开,当时的会议消息介绍,该会议按照广东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的部署要求,省政府召开珠三角(深圳)优化发展工作现场办公会,与深圳市进行精准对接,听取了解深圳市的工作情况和政策诉求,“研究深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深圳市发挥更大作用、带动珠三角优化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和成效”。

“这是这两年大量深圳住宅消费外溢引发的,深圳市民大量涌入莞惠临深圳片区,深圳没有土地资源,只好向外扩张,这是民生拉动,政府在这基础上强化政府之间的合作,三地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这一试验区是城际合作模式,对标深汕合作区层级要低一级,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存量归当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协商基础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背景下,深莞惠的融合是趋势,并不一定需要特别区的合作模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另一方面,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相比,深莞惠的合作一直较为密切,其城市的经济实力并不是特别悬殊,并不完全是发达城市带动欠发达城市发展的关系,需要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

深圳

三城关键词

关于内陆港建设已形成近距离内陆港选址方案

交通对接是新一轮深莞惠经济圈(3+2)协同发展的较大热点。根据报道,五市46项重点合作事项中,涉及交通领域的有24项,超过总数一半。去年4月,深莞惠召开三市交通部门联席会议,提出深莞惠海铁联运集装箱内陆港的初步设想,并推进深莞惠区域衔接道路网新规划和深惠城际线等交通建设项目。

昨日,南都记者从深圳市交委了解到,自去年4月,深莞惠三市交通部门联席会议提出建立深莞惠三市区域交通发展和交通一体化协调机制后,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深圳市交委表示,已经与东莞市交通局、惠州市交通局建立了密切联系,对跨界道路的规划建设、近距离内陆港选址等区域交通事项,三市交通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协作,形成相关成果,有力促进了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据深圳市交委透露,深圳正在推进南坪快速三期东延衔接惠州龙山一路、松山湖中子科学城衔接中大深圳校区通道等项目规划方案。

因交通条件良好和区位优势独特,深、莞、惠、河、汕五市均被视为发展多式联运,成为拓展港口发展腹地和空间的选址目标范围。去年召开的深莞惠三市交通部门联席会议中,深圳市提出深莞惠海铁联运集装箱内陆港的初步设想。

内陆港作为发展多式联运的载体,将有效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和发展。昨日,深圳市交委透露,为促进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圳市交委开展了深圳港集装箱近距离内陆港体系规划研究,并对近距离内陆港选址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近距离内陆港选址近远期实施方案,该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原则同意。

关于城际轨道交通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开工

协调发展,交通先行。会议透露,近期将共同推进的重点合作事项包括深惠两市加强轨道交通对接,尽快协商确定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与惠州段接驳等事宜,共同推进深惠城际项目建设。

不过,据了解,鉴于深惠城际与赣深客专等线路存在一定的功能重叠,省发改委于2017年底将深惠城际铁路列为“十三五”期间暂不实施项目。

深圳市则认为,两条线路功能定位、覆盖片区、建设标准均存在较大差别。深惠城际铁路对于满足深惠两市中短途客流需求、加强两市重点片区直接连接、推动两市协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继续推进深惠城际铁路建设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深圳市轨道办昨日表示,鉴于深惠城际线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且已完成项目预可研究,线站位方案基本稳定,具备较好的规划建设条件,深圳正积极争取将深惠城际线纳入正在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争取“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深圳市轨道办还透露,深圳市正研究争取将中深惠城际铁路和深惠汕城际铁路纳入正在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

东莞

关于产城融合

划定东部产业园片区对接深惠

实际上,东莞一直在积极推进深莞惠产城融合工作。去年,东莞划分了六大片区,其中东莞的东部产业园片区被定位为承接深圳辐射通道,同时加强与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对接的区域,而谢岗(广东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则被视为先行区,为深圳、惠州、东莞三地进行产业交流的纽带。

从地理位置看,东部产业园片区中谢岗接壤惠州沥林、黄江接壤深圳龙岗区,具有地缘优势。而从交通建设来看,黄江与深圳之间已经建成了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包括莞惠公路、莞深高速。在轨道交通上,东莞R1号线将会在黄江设站,接驳深圳6号线,可以直达深圳龙华、光明等区域。在此基础上,以黄江为“桥头堡”,东莞将带动整个东部产业园片区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项目中,加快博深高速沥林出入口连接线工程是深莞惠重点合作的交通项目。据了解,博海高速开通后,将能搭起深莞惠一体化的桥梁,贯穿惠州4个镇,东莞3个镇,还有深圳龙岗区。为此,谢岗自去年开始开工建设粤海大道,同时加快谢岗大道、大黎路、爱民大道、博深高速连接线(互通工程)等建设,将打通谢岗与东莞其它镇街、惠州、深圳的交通壁垒。

而在产业发展上,其东部产业园片区呈现了“一半白纸,一半彩纸”的现状。其中,黄江镇近年来狠抓项目建设,通过“深圳招商会”等形式主动出击,成为集聚深圳优质外溢创新资源的高地。而在今年,黄江已经达成与深圳光明新区共建产业园区的意向,将选址黄江梅塘社区,预计建设面积为46万平方米的“黄江智谷”园区。预计,该项目将来可以带动3万多人的就业,创造100亿元的产值,带动周边产业的集聚。

另一方面,黄江还是东莞东部产业园片区与深圳的枢纽通道。在此通道下,粤海银瓶创新合作区成为承接深圳资源的载体。然而,当下的创新合作区还是一张正在开发的“白纸”。据介绍,该创新区依托广东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而建立的省级新区,规划总面积17.35平方公里。目前其粤海产业园已成功引入投资6亿元的海普仓储物流园、投资6亿元的粤鲲工业项目、投资6亿元的粤海工业智造项目;投资8亿元的电子电气互连产业园项目等项目。整体来看,粤海银瓶创新区已经搭建好框架,但还未进入投产阶段,缺少与周边城市的关联。

惠州

关于融入大湾区对标深圳“海绵行动”悄然升级

惠州政情观察人士指出,具体到深莞惠试验区,一方面深圳或希望紧邻深圳,而惠州则更多寄望深圳辐射惠州。

对接2016年5月深圳宣布实施的“东进战略”,惠州市亦提出“海绵行动”服务“对标深圳”,希望发挥海绵的“吸纳”和“挤出”双重功能,吸纳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创新要素和高端产业“外溢”,加快惠州发展。

惠州“海绵行动”实施已有2年,南都记者获悉,这一发展战略已经悄然升级。惠州最近的重大交通规划,除了继续加强与深圳对接外,也着眼与广州、香港等城市的强化连接。在交通项目上,惠州在此次的五市联席会议上建议,早日打通快速通道直达深圳莲塘口岸。

据了解,深圳莲塘口岸将于年内建成投入使用。该口岸项目建成后,香港—深圳—惠州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有利于加快实现三地自身发展优势互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片区共赢发展。为充分发挥莲塘口岸功能,惠州市建议深圳加快推进东部过境高速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打通莲塘口岸快速直达到惠州及粤东地区的通道。加快开展莲塘口岸与惠州路网对接工作,共同预留交通走廊和道路的对接条件。

同时,惠州继续强化自己的区域枢纽地位。此次的联席会议上,惠州提出,“在深莞汕河四市建机场候机楼”,五市共同开展惠州机场交通网络通达深莞汕河四市研究并加强跨界道路在规划设计、实施计划和建设时序等问题的协商与对接;加快推动河惠汕高速公路各项工作进度。

一年多来,惠州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建设齐头并进,向西对接深圳“东进”,向东对接汕尾“西融”,向北对接河源“南融”,惠州在深莞惠经济圈(3+2)一体化发展、融入大湾区的进程中,正在体现出不一般的“惠州速度”。

关于与深圳融合仍是惠州未来发展重头戏

拜会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两度访惠,去年下半年以来,惠州与香港互动密切。毗邻穗深港的惠州,其对标的主要目标会发生变化不再以深圳为核心吗?并不会,此次五市联席会议上,惠州建议的超半数议题仍紧密与深圳相关。“深莞惠跨界河流污染治理”、“深惠两市加强轨道交通对接”,协调推进河惠汕高速公路,以上惠州力推的建议,都是与深圳的融合紧密相关。

深圳方面主动与惠州的融合仍然值得玩味。此次会议上,深圳市建议,按照物流服务基地“合理布局、多点分布”的指导原则,站在区域发展高度,在东莞、河源、惠州等地,研究统筹布局若干国际陆港。国际陆港落地实施后,既可解决制约深圳港发展面临的障碍,又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现代物流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按照上述建议,惠州不少内陆码头或被深圳的港口集团整合。此前惠州的港口企业人士曾建言,深圳有丰富的港口运营经验及市场,惠州的一些港口设施(包括内河码头)若由深圳经营,或是当下惠州港口开发的合适途径之一。“可以解决惠州缺资金的难题”。

三大焦点

A

建在哪里?三地交界或临近深圳处

惠州市政情观察人士指出,此次提出的“深莞惠试验区”,首先肯定是深圳主导。这是深圳急切希望拓展发展空间的体现。此前的深汕合作区在深圳全面主导后获得加速发展,深圳方面或希望,尽可能多地拷贝“深汕合作区模式”。

深圳所缺的土地资源恰好是惠州的优势。但借鉴深汕合作区的模式,由深圳主导在惠州某地的试验区,这具体于惠州有多少意愿度?惠州有政情观察人士分析,当下惠州毗邻深圳的惠阳仲恺,正在承接大量深圳有关产业。这种自然溢出距离深圳希望的合作共赢,于惠州而言,惠州并无多少动力去搞什么“合作”。仲恺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证明,只要惠州本土引导政策得当,深圳到惠州的产业转移,已经非常良好。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则认为,深圳有优势高科技产业,产业有些方面并不太完全适合试验区,在这个基础上,要利用好传统制造业的根基,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这方面合作空间大,不能照搬深圳模式。

若该试验区势在必行,惠州会主导试验区选在哪里?惠州市政府纲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无公开信息。

但惠州毗邻深圳的较多区域为惠阳和仲恺,按照“功能协调、产业互补”的产业互补要求,惠阳的新圩镇隆、仲恺的潼湖陈江会成为热门备选吗?惠州政情观察人士介绍,以上产业成熟区域深圳或许喜欢,但具体到惠州内部,有较多用地指标未充分发挥的,或更多在博罗惠东龙门等县区。龙门惠东两县的产业转移园,博罗的罗浮新城平台,都可能是惠州希望的试验区所在。“既然要学习深汕合作区,肯定也是拿惠州内部的欠发达区域与深圳来共建,而不是已经不错的临深区域”。

深莞惠试验区,目前的文件字面意思,并未阐释“相邻”二字含义。“这和合作区不一样,合作区是由原来的两地政府共管,转化深圳单一管理,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宋丁说,试验区中,东莞和惠州把深圳请进来,利用深圳产业优势带动当地发展,这也不是雄安模式,在住房民生背景下,由政府导向的模式有可能促进该片区的开发。在这一模式下,深圳能有多强的积极性推动还要进一步商酌,但基于长远利益考虑,争取试验区升级。在这个基础上,东莞的凤岗、长安、塘厦,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都有可能划入。

“这个区域将是深莞惠三地交界或临近深圳处。这个是试验区,所以面积不会很大。”地产评论人士朱罗纪则认为,要有丰富的可开发用地,这是深圳东莞现在都面临的问题。距离要适度,不能像深汕合作区的飞地那么远,也不能太近。

B

多久实现?协商一致难,条件成熟后才上报

新的深惠试验区或者深莞惠试验区,会是几年前的深莞惠三地决定合作建设“坪新清区域合作示范区”的翻版吗?昨日,有媒体人士指出,自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坪新清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夭折在前,新的试验区的关键不是选在哪,而是是否能成。

    制不是某条道路某个项目,实现的程序要求较多。“两家合作就很不容易了,若是三家合作,要协商一致,这是需要时间成本的”。此外,此次联席会议也指出,即便试验区合作机制明确后,也需要“条件成熟后”方才向省政府提出。“这样的跨行政区合作,至少需要省里批准。五市联席会议,很多事项都是要省里才能定调”。

因此,这一事项到正式实现,绝非一年半载可成。关于试验区的合作未来,朱罗纪则建议,试验区真正要建成,排名前列个要打破的、最难打破的,就是行政壁垒,这个不但要破除利益上的纠葛,还要破除思维上的局限。“不要再用深圳扩容去描述这个试验区,要有共享思维。”朱罗纪认为,都市圈时代下,原有的利益分享机制已经落后了,需要商讨谈判出一个新的利益分享机制。

C

产业如何合作?产业不应互补而是要协调发展

“试验区提出产业互补,我不赞成这一提法,应该是产业协调发展。”综合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阮萌认为,作为深圳来说,是中心城市,但发展少了东莞、惠州也是不行。比如零配件的采购,珠三角已经形成协调发展区域。比如华为大部分搬到东莞,华为是全球布局,产业产品细化到那里是可以的。阮萌建议深圳把产业互补观念淡化。

阮萌还建议,整个珠三角都应该是产业协同发展,比如,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往外走,也需要营造产业生态环境。比如深汕特别区也有云计算、数据中心,也都是高层次人才、专业人才。所以,产业合作也需要交通、民生等配套环境,去营造比较好的产业生态,包括居住环境、配套环境等。

在林江看来,换一种角度而言,即在大湾区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深莞惠的融合应该要能拿得出“特别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当下,惠州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而粤海银瓶所规划的智能装备产业吸引力并不足,由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