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大洗牌!这些城市最“吸金”!

江门资讯助手1 2020-03-30 09:37:1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日,2020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发布。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共有108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旧金山、日内瓦、洛杉矶。 内地有上海、

近日,2020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发布。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共有108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旧金山、日内瓦、洛杉矶。

内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青岛、天津、南京、大连10个城市入围,加上香港和台北,中国共有12个城市入围。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于:上海反超香港, “纽伦港”的超级金融城市格局大洗牌。

根据报告,香港从去年的第3位跌落到第6位,被上海反超。上海不仅超越香港,同时还超越了新加坡,首次晋级全球前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血脉。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在北上深全国性金融中心地位确立、逐步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速的同时,多个城市陆续发力,抢滩区域性金融中心。

风云再起

纵观整个榜单,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中,除日内瓦的评分有所上升,其他中心的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香港和伦敦评分下降最多,降幅分别为34分和31分,纽约、上海和新加坡评分也下降明显,分别下降21分、21分和24分。伦敦和纽约的评分差距正在加大,而东京和上海的评分差距则进一步减少为1分。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分析指出,这主要受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摩擦、全球金融不稳定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在全球先进金融中心评分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各金融中心的差距也较往期有所缩小。值得注意的是,过去香港一直位居全球前五大金融中心行列,但此次,香港跌出了全球前五大金融中心之列,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成为全球新的五大金融中心。上海排名上升,超过新加坡和香港,成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二的金融中心,而且在总分1000的指标体系中,上海和东京、伦敦的综合得分只相差1分、2分,向上追赶、超越的动力十分强劲。在余凌曲看来,香港的很多客观指标仍是超过上海的,不管是金融业发展水平,营商环境还是基础设施。之所以综合得分输给上海,主要是因为这其中还包含了全球金融中心从业者的主观打分,近半年来香港发生了一些风波,让一些金融从业人士对此产生了新的看法,从而下调了对香港的预期,但不能说单单从这一期数据就说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衰落了。

就中国而言,在列入榜单的108个城市中,中国内地共有10个城市入围:

上海、北京、深圳仍旧是中国较大的金融中心,位居排名前列梯队;广州位居第二梯队;其他6个内地金融中心评分与排名表现相对靠后,成都排名全球第74,杭州、青岛、天津、南京和大连的排名则在第100名左右。

进击的上海

榜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于:上海不仅反超香港,还超越了新加坡,首次晋级全球前四。早在2007年GFCI指数首次发布时,上海仅排名第24位。到了2017年,上海首次跻身前十。2020年,上海跻身前四,离伦敦东京只有1-2分的差距。进击的上海是如何实现赶超的?

早在21世纪初,上海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2009年,国务院又专门出台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逐渐在全球崭露头角。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证券“沪港通”、黄金国际板、“债券通”、原油期货等相继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开放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跨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试点顺利推出。 从2018年开始,上海又接连获得了四个高级大礼包: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科创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目前,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产品和业务种类最为丰富也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深厚的金融业基础外加政策的加持,上海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未来可期。 

这些城市最“吸金”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是一项重要指标。放眼全国,哪些城市最吸金?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金融实力?我们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一指标为城市画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个有点拗口的指标,通俗点说就是“资金总量”,即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

纵观全国,吸金能力最强的前几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同样也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中位居前列。北京不仅是中国的“京城”,也是当之无愧的“金城”。2019年,北京的本外币存款余额17.1万亿元,冠绝全国。首先,北京金融决策中心的地位牢不可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部均设在北京。此外,“一行三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机构也设在北京,这为北京带来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拥有全国最强势的金融机构,北京还拥有全国最强势的经济实体:央企、世界五百强以及其它国外巨头、国内企业巨头。三大经济实体汇聚北京,他们的钱除了部分在国外账户,基本都存在北京的金融机构里了。上海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还是全国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2019年,上海的存款余额达到13.28万亿,是中国仅有的两座超过10万亿级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直辖市,金融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拥有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申万宏源、海通证券、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等覆盖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上海的本土民营经济虽然没有深圳发达,但外企是上海较大的优势。2019年,上海实到外资达190.48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底,上海累计吸引720家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61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深圳同样聚集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券商、基金公司、银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并孕育出了招商银行和平安这两大响当当的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企业方面也有不错的积累。

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民营经济活跃是深圳的较大特色。根据发布的《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快速增长,数量从367家增加到到了392家,增加了25家,上市公司市值达到了11万亿元。深圳的民营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数量接近70%,在北上深三大城市中高居排名前列。深圳的企业巨头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他们自然把资金都留在了本地。再看广州,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已经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截至2019年末,广州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6%。其中,存款余额5.91万亿元,同比增长7.9%;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高居全国排名前列位。2019年3月,上交所南方中心落户广州。2019年12月,广州与15家金融机构总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上交所南方中心,再加上未来的粤港澳金融合作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广州正迎来又一轮的金融竞争力爆发。

抢滩金融中心

在目睹“纽伦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崛起所带来的利好后,人们发现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被冠以“金融中心”四个字时,它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非同一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和北京加速崛起,深圳跨步追赶,广州、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纷纷发力,围绕着金融中心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各个城市纷纷喊出建立金融中心的目标,根据自身资源和特色,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产业金融中心及特色金融中心等不同的定位。比如武汉提出“奋力迈向中部金融中心”,郑州提出“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成都提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济南提出“建设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南京提出“建设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等。随着北上深全国性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也已经进入跑马圈地的时代。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求同存异,真正实现金融中心的目标,成为各大城市未来建设的挑战。

来源:青岛精选搜狐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